第14章 爹与丞相哪个大
“妈的,这城墙起码有十五米高,赵高这狗日的,根据勾股定理...二十五米手枪打移动靶,这不是考验我这个副所长的含金量呢么?!”
站在护城河边,目测着自己与门楼上的距离,赵国强心里面不是很得劲。
“什么?!胡亥孑然立于宫门?!”因北陵营殿内,赵高躺在殿中间的地上,披头散发的,这家伙应该是刚才在这撒了疯。
地上还有一滩比较大的水渍,看着赵高收拾裤腰带的架势,这老伙刚才肯定没干好事。
“他怎么就没死呢?!”赵高问给他收拾衣服的小太监。
小太监都快哭了,心里只想着赶紧把赵高的头发束好,如果要他死,请痛快一点,而不是陪着一个老头子发疯。
本身...在大殿上放浪形骸,就得杖六十,这可是从商君开始就有的规矩。
赵高看着小太监浑身发抖中,眼神还不停地往地上的那摊水渍看,怪笑了一声:
“嗯?如何?”
小太监不敢说话,手上加快了编头发的速度。
谁知,赵高须发皆张地站起身来,一把拽住小太监的衣领:“老夫问你如何!”
一张老脸上的褶子抖得像一朵愤怒的菊花。
“丞相...”小太监直接吓尿了,声音当中有了哽咽,赵高曾经是习武之人,哪怕小太监现在都站不住,他都把小太监的衣领死死攥住。
场面跟提鸡崽子似的。
“丞相...尿...尿地好!”小太监死了一般地说出这句话。
噗通,小太监被扔在地上,一个须发皆张的老匹夫伸出双手,朝空中抓取,好像他能抓到什么一般,随后在空中两手握拳,好像伸了一个非常用力的懒腰。
“收拾吧。”赵高说完,开始自己整理冠冕,随后挺胸,阔步迈出殿门。
身后的小太监仓皇间如蒙大赦,不管尿液脏污,赶紧用衣袖擦拭起地面来。
惊恐的小太监注意不到,赵高才刚出门,有个神色阴鸠、一身黑甲的人就跟上了他的步伐。
“真的复活了?”赵高小声问道。
那面色阴鸠的人不停给赵高说些什么,后者一路无话,直至登上步撵,临走前,赵高沉默了一下淡然地交代了一句:
“安舍生,此番,若是未能遂愿,你便重来。”
后者闻声一战,对着步撵深深作揖,目送赵高的步撵远去后,便一甩袖袍,朝另外一个方向去了。
而此时,赵国强站在护城河边,看着城楼上的军士,那几个人也是一袭黑甲,赵国强看着他们几个,他们几个是不是瞟一眼赵国强。
赵国强觉得,这时候扯开嗓子喊,不太符合他皇帝的身份。
叫门天子,那是一般人能行的?
所以赵国强就干脆站在那,先不说话,酝酿酝酿。
宫门上的几个军士不停地脚趾扣地...
“诶...桦,你问一下陛下,是什么意思...丞相说过,除非是他,谁来都不许开宫门,不管是谁,要进来便一箭射了,陛下也不例外。”其中一个军士问旁人。
叫做桦的军士顿时气急败坏,压低声音道:
“鱼,你怎么不问?你让我问,你说...丞相又没明说射陛下,那可是陛下!要射你射!”
桦的气急败坏让羽直接经若寒蝉,不过他们几个显然已经忘记了,他们的交头接耳,赵国强早就注意到了。
这时候的人单纯啊,说话必须转头,如果说在后世,赵国强做卧底的难度是10,那么,他感觉在秦朝,这个难度基本就是1。
之所以不是0,是给了一分尊严分。
“咳咳...”赵国强清清嗓子。
楼上几个军士马上抬头挺胸,目视前方。
“朕要你们几个,是站在这里闲聊的吗?!”赵国强叉腰,指向几个军士。
鱼直接吓得不敢说话了,倒是刚才被他怂恿的桦胆子大一些:
“禀陛下,吾等奉陛下令,在此看守宫门!不可闲聊!”
赵国强点点头:“朕,是不是陛下?”
桦一愣:“禀陛下,您就是陛下!”
“所以,你们几个,是奉了朕的令?!”赵国强疑惑。
“禀陛下,吾等皆奉您的旨意。”桦大概明白了。
“哦~那现在,朕令尔等开宫门!”赵国强的声音不是很大,但城楼上的几个人都听到了。
整体来说,赵国强的一句话,城楼上立刻就变成了大型交头接耳的现场。
“臭小子,开门!给陛下开门!”
赵国强的无语被身后一个老汉的呼喊打断。
“嗯?”刚回头赵国强就看见,这不是那个打断自己的老汉么?
但见那老汉,须发皆张,站在百姓群中,一手叉腰,一手直指宫门,颇有几分舍我其谁的意味。
人群中投来异样的眼光。
这还没完。
赵国强惊讶地发现,另外一个老汉也占了出来,只见他大声喊道:
“狗日的,都叫这老不死把风头给占了,快下来给陛下开门!”另外一个老汉十分急切。
这话,就有点火药味了,先站出来的老汉立刻跳脚:
“你狗日的出名没完是不!你都是百夫长了!”
另外一个老汉当仁不让:“百夫长咋了?怨你没种杀敌,贼子的首级可做不得假!”
俩老头就这么当着一大群人的面,掐了起来。
站在宫门口的赵国强感动之中掺杂着无语。
他又不是傻子,自然知道两个老头的争执,无非就是为了首功罢了...
城楼上的交头接耳更加剧烈了。
“诶,桦,你爹...”
“我知道是我爹,你爹也来了...”
“你爹凶巴巴的啊...”
“可是丞相下过令...”
城楼上的几个人开始纠结了。
赵国强一听就不乐意了:“丞相大还是你爹大?”
城楼上的几个人瞬间就沉默了——在秦朝,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哲学价值。
大家都不是傻子,在朝堂上,丞相当然大过爹,但回了家,谁能比爹大?
这不是开玩笑呢么。
就连儒家所讲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,为啥要把君臣放在前面,其核心原因除了倡导君本位以外,还有一原因:
没有君臣这一属性,便套入父子。
不吃皇粮,便是造反也理直气壮,明太祖得国最正,就是因为他没吃过皇粮。
今天的赵国强没想到,他三两言语之下,竟然为后世产生了一个深远的影响。
喜欢我,胡亥,不是傻瓜!请大家收藏:(www.rrdxs.com)我,胡亥,不是傻瓜!人人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