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边村西头的一间平房小院里。
一位老妈妈对正在屋内读书的儿子说:
“儿啊,娘这两年身体也不行了。”
“你自过了童生后,乡试落榜七次了。”
“你爹走后,我们家就就靠两亩佃租,和我做些缝补活计生活。”
“你年纪也不小了,不如去给那些大户当个私塾老师吧。”
儿子放下手里的书卷,望着老母亲恳求地说道:
“娘,你再给我三年时间吧。”
“这次我准备的很充分了,真的。”
老母亲叹了口气,不再言语。
这孩子是她晚年所得,这儿子一直痴迷科举道路,若不是一直落榜,加之她身体大不如前,也不会说出这番话。
院门外,她听见有人叫门,缓步走去,边走边自语:
“三年之后又三年,什么时候是个头儿?”
开了院门,王二狗和小神婆见是秀才母亲,问道:
“大娘,小书生他今天在家没?”
大娘指了指书房,说道:“还在里面看着书呢。”
王二狗立马把手里的半条猪肉,递到老人家手里道:
“大娘,我们最近也没过来看您。”
“这后腿肉是我专门选的,您且收着。”
大娘见状,赶忙推辞道:“这怎么好。”
孟选德连忙道:“这肉,您就当时我们小辈孝敬您的。”
其他两人也连声附和,老人家才勉强收下。
三人推开书房门,望里面看去。
屋内面积甚小,一张桌子,两柜书籍就差不多填满了。书生局促地坐在椅子上,整个身子几乎都快趴在了书桌上。
洛小婵调皮地用招魂杆,将桌上的书合起来。李秀才毫不在意,仍是低着头,翻开来接着做笔记。
几次后,洛小婵觉得无趣,大声道:“李呆子,你看看今天我们带谁来了。”
李秀才淡淡道:“是谁不重要,别妨碍我读书就好。”
洛小婵听了这话极不高兴,干脆用招魂杆将他的头挑了起来。他这才望了一下,看见孟选德时停住了,脑海中思索着眼前这人。
来的路上,洛王二人已经给孟选德说过了,李秀才的近况。
李秀才大名唤作李牧文,他在清风山修道期间,李父过世了,其母为了度日变卖了不少。李牧文十岁就过了秀才,但举人就一直考不上。
今天他见到李牧文的情景,也算理解了为啥范进中举要发疯,这在古代做个公务员真心不容易。
李牧文看了半天,才认出孟选德来,问明三人来意,就计划逐客了。他心中忙着筹备乡试,没工夫陪这几人耽误功夫。这次再不上榜,他只好暂时找个活干起了。
孟选德昨天筹备了一番豪言壮语,计划说动李秀才参与他们的伟大事业。但一看了这情况,就打消了念头。李牧文根本就不在乎,他只关心考试。
既然来了,孟选德还是试探着说:
“牧文,你今天投了钱,要是门派有人报名。我们就分钱给你,这是多好的事儿啊。”
李牧文摇摇头,表示没有兴趣。
孟选德预料到钱财说不动他,只好打个情感牌了:
“牧文,我们都是发小,你就帮忙一下了。”
其他两人也赶忙附和,李牧文仍不为所动。
孟选德抛出最后的诱饵,说道:
“我当年在清风派,曾经习得一个学习之法。”
“不说可以进步百倍,但两三倍还是有的。”
李牧文听见这句,眼睛一亮,忙说:
“选德兄,你就不卖关子,快告诉我吧。”
他见三人面上表情,不情愿地问道:“你们还差多少?”
王二狗憨笑着说:“只差一两半了。”
洛小婵用手扭了一下王二狗,开口说:
“二狗哥算错了,加路费、文书,差三两呢。”
王二狗又想开口,看着洛小婵的脸色不对,心想这小神婆莫不是不想出钱吧,但气氛到这里了,也就没说话。
孟选德忙绕过这话题道:“牧文兄,今天门派注册完了,我就给你说。”
李牧文听了忙去卧房,在枕头及床脚等地翻找,凑齐一数只有二两半,尴尬道:“我只有这么多,不够也没法了。”
王二狗先看看洛小婵,才道:“我想怕是够了。”
几人见注册费凑够了,直奔清风县衙而去。
到了那里,见门口排着大队,李牧文上前打听,都是来申请门派造册的。王松仁舒了口气道:“好家伙,人真多啊。”
县衙大门旁边有四五个小摊,都挂着“取名取号排队”的条幅。其中一个小哥见了四人后,笑迎过来说:“见几位爷器宇轩昂,也是来注册门派的?”
王二狗听这小贩话语,“嗯”了一声。
小贩皱起眉道:“这可难了?今天怕是排不上了。”
王二狗一着急问道:“还有一个多时辰呢。”
小贩说道:“几位爷是不知道,现在每天只出260个号了。现在这个点儿,号早就取没了。”
王二狗一听灰心丧气,劝三人回去,明天他一大早就过来排队。
小贩继续说道:“几位爷,即使取到了号,也还要先想好门派名。县衙可是限制了时间的,否则一炷香时间一过,就只有改天了。”
“不过,我见几位爷有缘,恰好小人手中也有几个名字。不知可有瞧得上眼的?”
孟选德听完,心里暗笑,搞了半天是个推销商标的小黄牛。
小贩从袋里拿出几个名字,“太极野狼门”,“猛虎大刀宗”,“五行铁锤派”,“十里三镇金鸡门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